先说结论:不建议阅读。
书名就是全书的观点: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选定一件对你最重要的事,然后把他做好】。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观点也不会过时。
这本书的推销语上写到:”稳居亚马逊总榜第一;2015 年最佳读书“。是的,这本书是一本 2015 的书,而不是一本 2025 年的书。营销的标题加上流水线的文章,再举一些生硬的例子,构成了这本书。
现如今,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像这本书这样的鸡汤内容,书中大部分的示例被以”春秋笔法“形式描述出来,然后在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挂载到作者的论点上。
而且作者的论证的观点非常混乱,有一段作者写”你需要在一天开始时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先把这件事做了;重要的事有很多件,但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微观状态下的一件事”,也就是每天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作者说“专注到这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上,暂时性的忽略其他事”,这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书籍的作者,他并没有指出“如何找到你今天最重要的事”,这件事是你感兴趣的吗?像是书中提到的跑步运动员,这件事是你能挣到钱的吗?还是这件事有远大远景?不知道,当所有的待办事项到达今天的时候,你还是会犹豫我应该做什么。所以,实际从微观的角度看,你始终在做最重要的事,因为你需要使用自己的判断力来决断。
你会做不重要的事情吗?不会。那些你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其实最重要,哪怕你决定“浪费一会时间,发个呆”,也是当前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由此可见,重要的是“决断力”,也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你做什么,是由你的知决定的;行为不行,是因为知不够。
作者一边描写围观,然后突然开始描述宏观。作者指出“现行市面上的所有公司都因为一件事而有所成就,谷歌因为搜索,微软因为操作系统等等”,这是没有问题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用一件主业来赢得收益的,甚至对于一个小饭馆,也有他的”主题/主菜“。只不过作者在这部分将个人的微观的事情和整体的宏观的事情混在一起谈论,让人很难接受。或者说,作者想通过”个人成功学“的营销手段来吸引读者,从而讲述”宏观状态”下的一件事。
总之一段话能解释的东西,作者花了一本书的长度来解释,同时中文翻译比较死板,不建议阅读。